1月9日,财经作家吴晓波在香港大学北京中心出席了“展望新年,定力至上”新年对话活动,他分享了关于2024年经济发展的展望以及新书《茅台传》带来的商业思考。
本文整理了吴晓波在活动现场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
一、面对突变,企业家要有定力
新年到了,我们讲定力至上。
《法华经》里有个词叫化成。说法师带一帮信徒到西天取经,千难万险,被老虎咬、被强盗追、没吃的、没喝的,终于有一天兄弟们受不了了,法师就化出一成,说今天晚上大家洗个澡,吃饱一点。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明天是不是继续往前走?如果你不往前走,也很好,你的愿也结了;如果你往前走,前面还会有千辛万苦。中国基本上东南西北都有化成院,各地的信徒到这儿来,就是让大家想一想:需不需要继续往前走?
2024年以后怎么样呢?我觉得今天中国的企业家,特别企业经营二三十年的企业家,都面临一个化成时刻,你往前走很好,不往前走也很好,所以中间这段时间可以想一想。
其实中国经济走到今天,也面临一个特别大的转折时刻。2022我咨询过的经济学家中70%关于2023年是非常乐观的。实际上,2023年经济发展是超出中国主流经济学界看法的。
一个人到化成时候会想,未来会怎么样呢?我在我的年终秀里面讲了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突变。
大家都记得雪莱有句话,叫“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是现在,冬天过后那个季节未必是春天,有可能是旱季,有可能是雨季。这说明整个周期发生突变,周期突变不仅仅是中国的周期突变,中美关系发生变化,全球化产业波动发生变化,我们消费者人群在发生变化。每一个工厂所发生的产业智能化变革,对一个行业都是巨大的变化。中国最好的洗衣机的生产工厂在青岛黄岛工业区,一块钢板进去、一块钢板做成壳、生产线直接打洞开始安装、最后变成一个完整的可以进行检验的洗衣机,只需要38分钟。企业正在给中国的白电行业带来巨大的突变。
其实很多行业,都在发生一些特别大的周期性的突变。
第二观点关于增长。1960年到2022年,世界各大经济体: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中国,62年里这些国家GDP增长超过5%的年份,美国有10次,日本15次,法国10次,德国7次,英国6次,中国51次。得想一想,以后还有几次?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的45年里,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有非常大的特殊性,今天中国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城市有24座,美国1座,欧洲4座,人口聚集会造成所有的消费品流通和产业增长,造成很多商业模式的变革。
菜鸟总裁万霖给我提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亚马逊1994年创业,阿里巴巴1999年创业,基本上是本世纪以后两个国家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在美国统一了所有的市场,阿里到今天却还能被拼多多击穿,还能被抖音击穿。这说明即便在电商领域,中国公司已经获得非常成熟的发展,但我们跟美国比,在商业模式上依旧有各自的长短。
所以在未来,我觉得特别大的一件事情是定力,就是我们要知道来路,我们走到今天怎么过来的。第二,我们要知道未来的可能性,未来的发展一定不是过往所有成功的一个积累,是会面临很多的突变,很多的变化,在中国的发展会有很多的共性,也会有很多自己的独特性。
二、突破互联网增长模式:在最快的时代让自己慢下来
过去三年,写《茅台传》对我来讲也是一个在商业上大的思考。
(《茅台传》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1月出版)
如今中国上市公司中,腾讯市值第一,A股的第一是茅台,这是两家非常不同的企业。腾讯1998年创业,2004年上市,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的组织架构模型,和制造行业是不一样的,甚至对什么叫合格、什么叫产品、什么叫质量的概念都不一样。我总结了8个字:小步、迭代、试错、快跑,这就是互联网公司。为什么不能大步呢?因为你不知道大步在哪里,所以你要不断小步,不断地迭代。QQ早期一个月迭代一次,两年迭代24次,迭代的方式就是告诉用户说:“我是一个不完美的产品,请你告诉我该怎么改?”这件事情对柳传志、张瑞敏他们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不合格的东西是不能出厂的。小步迭代,改得是对还是错呢?我也不知道,所以我们允许试错,组织就要有容错机制、赛马机制,进行灰度管理,这跟丰田精细化管理、福田工作法模式完全不一样。第四是快跑,看不清楚先跑出去。
我认为在中国的创业世界可能会出现两类企业,如果你的企业是被技术变革所突破的话,小步、迭代、试错、快跑这个经验依旧成立。但是还有另外一个赛道,这类赛道的企业的基础是历史、传统、审美,当这个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时候,小步、迭代、试错、快跑未必合适,而茅台给你提供的方法论就有用了。
茅台酒的配方非常简单:高粱、小麦、水。但是它的原料要放到锅里面蒸煮9次,每次要摊晾、放曲,所以9次蒸煮,8次放曲,蒸煮完以后取酒,7次取酒,7轮次酒取出来之后放到酒窖里,先放3年,3年里面中间拿出来处理一次,放回去,所以原料变成酒到你喝到,需要6年。
所以今年你种的因,6年后会结成果,这件事在互联网是难以想象的。
今后如果各位创业,如果你的企业是以技术驱动为主,腾讯模式、海尔模式、华为模式,依旧是在中国地区最好的企业增长养成模式。如果你是做一些跟文化与传承有关的企业,要学茅台,让自己慢下来。一件事情想不清楚,我想10年。这个对互联网公司不可想象的,互联网公司10个月想不明白,你连想的资格都没有了。但很多行业可以慢慢想,要做百年企业,一定在最快的时代让自己慢下来。
三、未来的创业会出现两个大的路径
未来的创业会出现两个大的路径。
一种是靠技术迭代的不断创新变革所完成的企业发展,还有一种是在审美能力和文化能力基础上面进行持续的发展。后面的一种发展模型,像茅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可能性。我觉得在未来,后者会是一种更强的发展模型,而未必是快,未必是大。
新荣记的老总叫张勇,中国现在米其林大概17个,他有11个。我和陈晓卿去拍片子时,张勇就聊一件事——新荣记未来怎么做。一种做法是开连锁,从两家店开到200家、2000家、2万家,这是一种模型。第二种是克制,克制发展规模,克制在一个城市中的店的数量,但努力成为中国美食的标杆性企业。他可能在未来不是最赚钱的餐饮老板,但是他会是比较慢的一家企业,走一个相对克制的发展路线。这样的人可能10年前是不被待见的,但未来一定会有这样一种生存方式,甚至做连锁做的很大的企业也都面临选择。
喜茶上个月公布,他们在中国区企业开店数量是蜜雪冰城的十分之一,一个26000家,一个2000多家。喜茶今天就面临一个选择,我是做新荣记还是跟着蜜雪冰城跑,未来很多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调整和选择,我认为两条路都能跑得通,可能2024年对喜茶老板来讲,对新荣记老板来讲,就是选择之年。对很多朋友来讲,现在也是选择之年。
我在《茅台传》里面总结了茅台六法十二式。定规则者得天下:自然界没有一种香叫做酱香,酱香是人工做出来的。在1979年之前,中国的白酒行业不是以香型进行评定的,茅台通过定规则以及规定“出了茅台镇生产不出茅台酒”,建了很大的护城河壁垒。还有今人未必输古人、品质至上为信仰、笨人战略慢功夫、超级单品聚焦打、建构生态共同体,六大战略。无论做任何行业,只要你的驱动力跟文化、审美、消费者习惯有关,就可以用这套办法进行学习。
我觉得这也是未来中国经济进入到调整期以后,企业长大在联想、海尔、华为、阿里、腾讯以后的第三种可能性模型,就是回到匠人精神,回到一个相对比较慢的、与时间共存的状态,打磨好任何一个产品,而不是指望说我做一个特别大的企业。可能在10年前,中国的创业者很少会信仰这个东西,但在未来,可能有一半人需要信仰这个东西。
写《腾讯传》时候我相信创新,相信变化,到今天这个年龄,突然发觉天下最好的生意叫什么?四个字,简单重复。茅台酒就是简单重复的生意,一年就六千万瓶,这使得茅台具有了类货币性质。有人做过研究,茅台酒1950年以后相当长时间里,茅台酒的单瓶酒价格是蓝领工人一个礼拜工资,今天可能差不多。
而且酒很有意思。我前两天见一个2013年创业的企业家,他拿了一瓶2013年的茅台酒招待我,代表着对我的尊重。当一个品牌具有了身份认同和社交货币属性就很强了,除了基础创新以外另外都具有这个可能性,所以能不能做成茅台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把你的产品能够做成一个身份认同和社交货币你就很强。
四、中国依旧具有全球最好的创业机会
我觉得传统型的企业特别有希望。这一轮AIGC、人工智能穿戴设备、工厂传感器这些技术的变革,大公司的统治能力越来越强,不是带来了很多新的颗粒度很小的创新空间,反倒往往是一个大公司会统治市场。或者创业很短暂,马上卖给公司或者卖给某个基金,长成大树的可能性很少了。
但反过来讲,
在文化相关的、日用消费品相关的领域里面,存在无数多的可能性。因为经济系数。当满足温饱以后,我们希望更多的是愉快。愉快跟什么有关呢?就两个东西,第一个是情感需求,情绪价值,第二是兴趣价值。情趣和兴趣又会形成一种圈层,圈层又会分化,所以在中国没有最贵的东西,只有更贵的,没有最便宜的东西只有更便宜的。
今天拼多多、咸鱼、1688做到极度低价。也有企业要往上走,往上走建立品牌,建立认知。
2024年所谓的定力,其实没有人给你答案,在未来可能性前提下做一个选择,我选哪条路——往下走很好,能走得通,往上走空气很稀薄,但也是一种选择的方向。
我们50、60,到80后这一代人,我们创业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喜不喜欢不重要,这类创业容易出现大市场。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这个机会已经很小了。他们跟我们最大的区别是,他们为自己开心创业,小红书里有一堆悦己型创业,创业对他来讲就是过程,他创作一个产品,就卖给自己喜欢的人,可能过两天以后不喜欢了,他就玩别的创业项目去了。中国可能出现很多这样的公司,就是小而美的,干得好的挺好,干得不好也挺好。
而且我一点不悲观。首先,中国和欧美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民族,我们没有宗教信仰,我们最大的信仰就是过上好日子,生活是中国人最大的哲学。我们一定会为了更好的生活,做更多的创业合作、更多的消费,中国依旧具有全球最好的创业机会。
第二,中国整个制造产能、过去几年所形成的商业模式、中国的这一代的创业者,是为全世界准备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故事没有结束,即便中国成为存量市场,中国从一个卷的不能再卷的市场,把中国的产品、商业模式、资本输出到东南亚、非洲、墨西哥、中东、白俄罗斯,甚至到美国、欧洲依旧可以有竞争力。如果你还有很大的雄心,在未来10到20年,可能是一个新的时期,如果你有很大的雄心,你可以依旧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
五:寄语2024:有力量多做具体的事情
2024年对做企业的来讲,“少”关心宏观,多关心中观,有力量多做点微观的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这些是经济学家关心的事。中观就是产业经济发生的变化,微观的就是自己的生意,把它抓抓紧,效率提高一点。
席勒2018年左右到香港。当时朱宁问他:“你对中国的经济有什么忠告?”席勒说:“你们这一代中国人最大的挑战是,你们从来没有见识过什么叫做大萧条。”
我们认为45年很长了,中国这45年一直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美国经济经过1929年大萧条、二战、1968年政治波动、2000年的破灭,经过很大波段的波动。但是在这个波动中,美国依旧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国家,出现了美国全世界最伟大的一帮企业家、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所以大萧条并没有击垮美国,反而让美国在100多年历史上,完成了一个伟大帝国的建设。所以我们不要怕箫条,我们只要足够活下去就能行。情况很严峻,这个严峻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崩溃,只是我们必须要经过这一劫,我们才能够面对更长周期中经济的发展。
最关键的是,要让自己的企业活下来,善待我们的员工,能够不断的进步,这个是最关键的事情,这也是最具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