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看的电影都有哪些(近期口碑最好的电影)

时间:2023-08-31 浏览:44 分类:娱乐资讯

有一种类型的电影,它要不封神,要不扑街。

几乎没有中间状态。

嗯,说的就是音乐类型电影。

《爱乐之城》《波西米亚狂想曲》《悲惨世界》《心灵奇旅》......

今年,这份名单中又来了新成员——

《倒数时刻》

在豆瓣上,目前坚挺在8.6分。

近期口碑最优秀的电影,没有之一。

这片的短评区,赞美一片。

今年的《爱乐之城》,年度音乐片。

安德鲁·加菲尔德值得一座奥斯卡。

扑面而来的执着和热爱。

......

再说这部电影前,不得不先说一个人——乔纳森·拉森

他是电影的男主角,也是《吉屋出租》的创作者。

对欧美文化有兴趣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吉屋出租》这个歌舞剧。

它反时代,够叛逆。

在还略微保守的文化时代,它是罕见以舞女、瘾君子、性少数群体为主题的作品,表演过程中更是一言不合就开车。

不仅打破了百老汇《猫》《歌剧魅影》等剧种一统天下的局面,还在全世界上演20多年经久不衰。

它的名字更是出现在《老友记》《初来乍到》《摩登家庭》《生活大爆炸》等各类美剧和电影里。

一切一切,都要从乔纳森·拉森说起。

一个饥寒交迫,被房租逼到墙角的男人。

一个到了30还没有成名的创作者。

一个收到无数影视公司、剧院公司、唱片公司拒绝信的男人。

一个在《吉屋出租》首演前夜去世的男人。

一个离成功一步之遥的男人。

《倒数时刻》的英文名叫tick tick....Boom!

tick是“滴答”秒针转动时的声音,而tick tick....Boom是一种不断倒数,直至走到爆炸点的状态。

同时,《tick,tick...Boom!》也是乔纳森的一部音乐剧作品,写在《吉屋出租》之前。

这个音乐剧,有点半自传。

这个音乐剧中,有一段独白:“我是一个作曲家,一个前途远大的年轻作曲家。这个年纪我本该有了孩子,有了事业,但实际是我在这远大前程上走的又累又疲,恐怕是不得不停止前行了。”

而这段疲惫的故事,发生在1990年前后。

那个时候,乔纳森·拉森马上就要30了,这是他心里的第一声滴嗒——

和大多数人一样,他被30的魔咒困扰。

30岁意味什么?

比斯蒂芬·桑德海姆第一次出演百老汇要老。

比保罗·麦卡特尼和约翰·列侬合作最后一部歌曲时要老。

“我的父母在三十的时候都有了两个孩子,有着稳定的工作,能够支付房贷。” 但他,还依旧躲在破破烂烂的出租屋里,写着没人关注的歌。

真正的艺术家总能在30岁搞出点名堂,这阴云像魔咒一样笼罩在他的心头。

而即使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也感受到了必须有所成长的压力。

他的朋友,终于放弃了一文不值的演员生涯。

投身广告行业,混得风生水起。

他的女友,也开始成为“有规划的大人”。

她接到了一份远离纽约的工作,比起纽约,那里更有容得下身体和灵魂的空间。

“我想要你和我一同去。”

“是吗?”

他嘴巴上没有回答,但是,心里的声音已经非常明显。他的音乐剧还没有完成,不能离开纽约。

每个人都在奔向更为现实,更为脚踏实地的未来。

他的坚持,他的执着是个笑话吗?

如果花了8年的音乐剧完成了,也不过是毫无水花的玩意呢?

整个百老汇,只有一个剧院还在支持他的音乐剧《傲慢》。

另一声滴嗒,在他心里奏响。

《傲慢》的演示会还有6天,关于这部剧最重要的一首歌还没有写出来。

tick tick...倒数时刻,滴答作响。

在创作整个音乐剧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现实生活中,一个具有才能的人是如何艰难的对抗生活的。

六天时间,足以创作一首不错的歌曲。

那是对专业创作者。

他不是活在云端,每天有人送来热饭热菜。

他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创作和练习,于是只能做一些非全日,非长期的餐厅招待工作。

于是,嘈杂的环境,客人的指责,后厨的催促,身体上的精疲力竭......挤掉了他宝贵六日的一部分。

然后,音乐剧的款项出了问题。

为了支撑这台歌舞剧,他必须想办法凑钱。

先是卖出家中的杂物,再是去广告公司接受另一份零工......

与此同时,他也不得不面对更多的问题。

到底如何向女友开口,自己并不想离开纽约。

朋友感染了艾滋,正在医院重病看护,他得抽空去一趟医院。

还有家里一直拖着没有缴的电费。

一万件急需解决的事情,盘旋在他的脑海里。

滴答滴答滴答。

他尝试着写出一句歌词。

第一个字,他打出了You‘re,然后就是漫长的停顿。

他删掉这一句,重新打上You,不行,删掉,接着敲出“Your”......

每一个搞创作的人,都会对一刻异常熟悉。

就像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描绘的状态那样——

“只要写下第一行,接着就会文思泉涌。但就是死活写不出那第一行。一切都清晰得历历如昨,反而不知从何处着手。”

第一个字,打不出来。

好像,永远都打不出来。

人的日常生活空间被压缩成一块小饼干,要流露点艺术性的诗意来,真是不容易的。

被称为极简主义作家的卡佛,也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自己穷困的创作生涯。

“人们老说我是极简主义,其实根本不是,我是没办法,两个娃在那闹腾,我无法在哭喊声中去雕琢——彷佛屁股下的凳子随时会被抽走。”

这种倒计时中,我们看到以乔纳森拉森为代表的底层创作者是如何艰难地在自己的电脑上敲出伟大的作品的。

他们只是坐在那里弹奏、写作,内心却在打一场世界大战。

和自己、和时间的争斗,翻天覆地。

人能创造奇迹吗?概率不高。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创作的《傲慢》能成功吗?

演示日,纽约重要的剧院公司,不少歌舞剧圈人士都到场了。

演出开始,人们目不转睛。

歌手们的演唱和舞蹈,完美无暇,整个过程没有一丝纰漏。

“你的音乐剧太棒了!”

但是,太好的事儿都会有个“但是”。

他的音乐剧很好,但是太文艺。

作品十分令人感动,但不足以让制作人买单。

“没有观众会花50美元,到百老汇看这种题材的音乐剧。”

八年的时间付之东流。

接下来,怎么办?

再花上5年、8年时光,在餐厅打工,打磨出一部卖不出去的音乐剧?

那个时候,他都35,38了。

继续写的意义?

还是和朋友一样,承认自己的失败,投入到广告营销的怀抱,给品牌想想广告词和写一两首广告曲,就能住进好房子,过上被人认可的生活。

滴答,滴答。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面对更糟糕的外部环境——

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艾滋病大范围地爆发,在LGBT人群比例非常高的演艺行业中,他不得不面对朋友们接连感染,一个个倒下。

这就是《吉屋出租》的创作者乔纳森拉森,30岁时的写照。

努力想立起来,但是未果。

接下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

后来,他写了《tick tick...Boom》、《吉屋出租》,从《傲慢》失败到他去世前的6年时光中,他写了将近百余首作品。

他惊世骇俗的《吉屋出租》,打破了人们对音乐剧的想象。

这部作品一举拿下当年托尼奖桂冠,更顺理成章成为音乐剧历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但是,他都没能见到这一天。

一直到去世那一天,他一直在这种tick tick的声响中逆行。

也许,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它的快乐不在于实现,而在于,因为有了它,我有了一种为了什么而活的动力。

有使命感的人都是幸福的。

即使在贫困中、在斗争中、在非人的困难中,依旧可以保持赤子之心。

不停地写,和滴答声抗争。

心中有梦的人,都是和时间搏斗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