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青,曾获2004年和2008年两度奥运会举重冠军。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她选择了退役,这一年她29岁。退役的陈艳青很快就结婚了,这倒是毕竟正常的事情。
但是陈艳青的丈夫足足比她大了21岁,相差将近两轮的年纪,为何两人会选择相度余生?
其实,陈艳青光辉的背后,有三次退役、三次复出的起起落落。曹新民则一路陪伴他,两人逐渐生情。
陈艳青于1979年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山镇,她的父母都是当地的农民,收入不高,一家人挣扎在温饱线上。
陈艳青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下田干活,也不经常跟其他小伙伴一起调皮捣蛋,有时间就跟家里人一起干体力活来补贴收入。别看当时她年纪小,干起活来非常有耐心和韧性,所以从小就被邻居夸赞。
十岁的时候,陈艳青参加了学校里的运动会。当时很少有学校举办大规模的“运动会”,陈艳青也是出于好奇地报名参加了。只是当时她不知道自己要报什么项目,仔细看了下报名表,发现简单一些的比如短跑、跳远等都招满了。
无奈之下,陈艳青只好看到最下面一行的铅球、举重等项目。“举重”两个字首先进入了她的视线,对陈艳青来说,她只想参加进去体验一下,并不想参加什么太有挑战性的项目。
于是她在举重里面填了自己的姓名,当时的比赛非常简单,并没有分什么重量级,只按照性别和班级将重量作了区分。陈艳青个子很矮,相比于其他女同学,明显要“小”一个型号。
于是参加比赛那天,大家都不是很看好陈艳青,觉得她肯定举不起来那么重的铁疙瘩。没想到最后陈艳青真的将杠铃举到头顶,坚持了下来。反观旁边几个高个子女孩,却怎么也不能把杠铃举起来,甚至有一个还摔倒在地。
比赛结束之后,一位体育老师找到了陈艳青,问她为什么可以举起来。陈艳青也不太清楚,就说她经常干活,有时候搬东西一下子就要做好几个小时,所以举重对她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体育老师顿时明白过来,陈艳青在举重方面是有天赋的,她的底盘很稳,韧性也足,即便初始的爆发力比不过其他人,也可以从这方面超越对手。
这是一个好苗子!于是体育老师联系了自己的一个朋友,是在苏州市业余体校做举重教练的,教练听了体育老师的话,对陈艳青很感兴趣,于是主动找上门希望带陈艳青到体校,走体育生的路子。
一开始,陈艳青的父母自然不愿意女儿参加什么体育训练,太累了。他们的梦想就是陈艳青可以考上大学,将来在城里当一个老师或者医生,工作稳定,生活幸福。
但是陈艳青的成绩虽然还不错,却没有太多心思在学习上。放在小学里,还能名列前茅,将来上了高中,恐怕很难跟得上节奏。
体育教练就对陈艳青的父母说,参加举重比赛,将来可以为国争光,拿奖牌,退休了在县里当一个老师。如果按照人才政策引进,将来还可以迁户口。
这条实惠打动了她父母,但是陈艳青的父母不是喜欢擅自替孩子做主的人,于是还询问了陈艳青的意见。陈艳青的父母客观地把两条路告诉了陈艳青,由她自己做决定。
虽然陈艳青年纪还小,不懂得其中的利弊,但她比起读书,还是更喜欢举重这样“简单”的运动。其实她不知道的是,举重也有很多的技巧和要诀,需要持之以恒的锻炼和磨合。
就这样,陈艳青在教练的带领下参加了举重训练。训练的日子很枯燥,每天都要接受好几个小时的举重锻炼,还要注意各种姿势细节的调整,陈艳青每天都被折腾得一身疲惫,倒头就睡。
不过由于体育运动需要大量的营养补充,陈艳青的伙食不错,每天都有肉和牛奶,这让农村出身的她非常欢喜,训练也有了动力。
这几年,陈艳青也陆续参加了一些举重比赛,虽然都是规模不大的地方性比赛,但是能够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倒也是一件好事。
经过三年的磨炼,陈艳青参加了省体育队的选拔。省队选拔不是说进就能进的,来自各地的天才汇聚于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不过最终,陈艳青凭借着更胜一筹的意志力和超人的柔韧性完成了赶超,成功入选省体育队。省队的教练曹新民成了陈艳青的新教练,也成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曹新民曾经也是国家举重队的队员,1978年获得过全国举重冠军,1986年开始担任女子举重队的教练。
1994年,初入省队的陈艳青在曹新民的带领下开始更高强度的训练,陈艳青非常有天赋和悟性,对于举重的理解远非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次年,陈艳青就参加了第一届亚洲青年女子举重锦标赛,一举夺魁。拿下人生中第一个大赛的冠军,陈艳青显得格外激动,这份成功的喜悦,来自多年的努力,的确值得欢欣。
与此同时,国家队也看到了陈艳青的表现,当即向她伸出橄榄枝。加入国家队,代表中国征战世界,是每一个中国运动员的梦想,陈艳青也不例外,于是她果断同意了。
加入国家队之后,陈艳青很快迎来了自己第一节集训课,让她感到十分惊讶的是,自己的教练竟然还是曹新民。原来,由于陈艳青的优异表现,曹新民也被聘为国家队的教练,继续执教,指导陈艳青进行举重锻炼。
加入国家队之后,师徒二人进展神速,自1996年拿下全国锦标赛的三项冠军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夺得世锦赛冠军、亚运会金牌、亚青赛、世青赛、世锦赛等冠军,实现了人生第一次举重大满贯。
但是很快,陈艳青就迎来了人生第一次沉重打击。
原本以陈艳青的表现和潜力,入选奥运会名单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参与举重这么多年,陈艳青无比渴望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在体育赛事的最高处大放光彩,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但是这一年奥运会的名额限制非常紧,经过多次讨论,队里最终决定不给陈艳青参赛的名额。这让陈艳青备受打击,她怎么也没想到,居然连参赛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一直以来,陈艳青都有种随遇而安的作风,不管是什么情况,她都能一笑了之,但面对落差如此大的现实,豁达如她也有些难以接受。
尽管领导和教练们多次与陈艳青进行谈话,向她解释其中的原因,但她始终不能接受,连训练也不想参加,日日消沉。
次年的九运会上,陈艳青的状态非常差劲。虽然也拿到了铜牌,但是以她的水平,本可以轻松夺冠,也许真的是心灰意冷,不愿再在这个赛场征战下去了吧。
赛后,陈艳青就宣布退役。退役的陈艳青来到了苏州大学就读,顺便在大学兼任教练,原本她以为自己今后就将彻底告别举重舞台,再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但是曹新民一直没有放弃陈艳青,在陈艳青退役之后,曹新民多次找到陈艳青,希望她可以复出参赛。直到2003年11月,在曹新民的鼓励下,陈艳青决定复出。
当初一怒之下退赛,其实也是年少轻狂,冲动过头。现在想想,的确有些后悔,不应该面对挫折就止步不前,浪费了三年时间。
曹新民也没有多说,认真地帮助陈艳青进行复出训练。这一次,陈艳青获得了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机会,她壮志满怀,信心十足。
雅典奥运会上,陈艳青稳定发挥,成功拿下金牌,为自己的人生填补了一个遗憾。次年,陈艳青在澳门拿下了东亚奥运会的举重金牌。
此时陈艳青已经没有遗憾,于是她决定再度退役,专心攻读工商管理学。不过在这段时间里,陈艳青一直和教练曹新民保持联系,经常沟通举重方面的信息。
从曹新民口中,陈艳青也得知自从她走后,队里已经没有足以独当一面的选手,在后面许多比赛中接连失利。念及曹新民对自己的支持和鼓励,陈艳青决定再度复出,帮助曹新民度过队伍的低谷期。
2006年1月,陈艳青第二次复出。这一次,她仅仅进行了几个月的训练之后,就拿下全国锦标赛的冠军,而后在亚运会上接连打破世界纪录。
有陈艳青的支持,国家队很快度过了寒冬,队伍中也有了不少成长起来的人才。于是陈艳青再度选择退役,在苏州大学继续学习。
2007年2月,陈艳青毕业之后在苏州市体育局任副局长,开始了自己的为政生涯。但是副局长当了两个月左右,她就遇见了一个邀请。
当时中国即将举办北京奥运会,需要在全国各地搜集人才,以期待夺得一个好成绩。举重方面,虽然也有不少的人才,但是仍然“不太稳”。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陈艳青再度披甲上阵,此时她已经年近三十,在队里算是年龄很大的一位了,而且已经成为市体育局副局长的她,参加奥运会,确实比较少见。
陈艳青的再度复出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质疑已经脱离训练这么久,她究竟能否夺冠?甚至有人说她是浪费名额,为了出风头。
面对疑问与否定,陈艳青毫不在意,继续安静地准备训练。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陈艳青成功获得举重金牌,再一次证明了自己,即便数次离开赛场,她的心依然无时无刻不为比赛准备着。
为了给女儿加油助威,陈艳青的父母专门一咬牙花大价钱买了一台大屏彩电。比赛当天邻居们都来到家里给她打气,当时陈艳青的母亲不敢看电视,直到听见大家的喝彩声才兴奋地挤到第一排,看着电视前容光焕发的女儿,她感到由衷的欣慰。
常人只觉得陈艳青多么了不起,唯独母亲知道她心中很苦很累。所以母亲没有做什么太伟大的事情,只是默默做了一顿红烧肉,等女儿回来时让她好好吃一顿。
北京奥运会是她最后的亮相。以金牌姿态荣誉收场,她开启了全新的人生,准备结婚。
其实早在陈艳青刚参加世界型举重比赛时,就有一位美国人爱上了她。这位美国人叫安德鲁,从事跨国贸易。
安德鲁自从在一次比赛现场见到陈艳青之后,就无法自拔地迷恋上她了。
2004年,为了能见陈艳青一面,安德鲁专门放弃工作买了一张雅典奥运会的票,最终如愿以偿见到了陈艳青。
尽管只说了一小会儿的话,但安德鲁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意。不过没说几句就被陈艳青打断,尴尬离场。
后来安德鲁又专门跑到北京,告诉陈艳青,如果愿意结婚,他可以送给陈艳青一套美国的别墅,在那边生活。
对此,陈艳青还是委婉拒绝了。他不否认安德鲁是一个很好的人,但是也只想做个朋友,并不往结婚的方面想。
奥运会结束之后,陈艳青很快就结婚了,而她结婚的对象,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曹新民。
曹新民从她十几岁就在陈艳青身边,可以说是陪伴她最久的人,两人一路走来相互扶持鼓励,亦师亦友,早已经是家人。
作为举重界的前辈,曹新民的过往也有许多成功与辉煌,足够当时那个小女孩仰慕。
在陈艳青饱受质疑,孤身在外参加比赛的时候,她经常会因为无依无靠而感到恐惧,缺乏自信。
每到这时候,远在天边的曹新民总会不厌其烦地给陈艳青打电话,聊聊天南地北,哄陈艳青开心,让她暂时忘却烦恼和恐惧。
逐渐地,曹新民已经成为陈艳青的心灵寄托,不论到哪里参加比赛,只要听到曹新民的声音,她就充满力量。
而曹新民也一直支持着她,不管她做什么选择,曹新民始终站在她这边。
当初因为比赛名额限制问题,陈艳青一怒之下退役来到苏州大学。曹新民没有一开始就拦住陈艳青,而是任由她撒气,直到在大学里面待了几年,曾经的怨气烟消云散,再鼓励她复出挑战。
可以看出,曹新民很懂得陈艳青的内心和需要,明白在什么时候该怎么去帮助她。而这些是别人无法带给陈艳青的。
这么多年过来,曹新民也很喜欢这个倔强,坚持,有主见的女孩。虽然两人年龄差了不少,但是多年相处,早已经忘记了这个差距。
在陈艳青的三起三落,数次复出中,曹新民与她相互帮助,搀扶着对方走到了辉煌的领奖台,实现了最初的梦想。这份情谊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曹新民和陈艳青也是在这么多年里,给彼此心中留下了深刻而无法抹除的印象。
曹新民和陈艳青两情相悦,准备结婚。但是陈艳青的家人极力反对,他的父母都知道曹新民,也清楚他已经五十多岁,而陈艳青方才三十,两人差了整整21岁!
陈艳青没打算先说服家人再结婚,两人决定先把结婚证领了,以后再慢慢告诉其他人答案。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们俩,甚至还有许多恶意的话传出。不过陈艳青和曹新民丝毫不在意这些,一心只想和对方过日子。
婚后不久,曹新民就结束了自己的教练生活,赋闲在家。而陈艳青继续在体育局任职,负责赚钱养家。
如今,陈艳青靠着自己的积蓄在当地买了一幢小别墅,与曹新民住在一起,生活得非常美满。
每天曹新民的任务就是打扫房间,洗衣做饭,等陈艳青下班回来为她收拾好东西,一起开心地吃晚饭。
两人还生育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出生后,经过商议,决定跟着陈艳青姓。
之所以不姓曹,是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女儿有相差二十多岁的父母,被人说闲话。为了跟陈艳青在一起,曹新民甘愿放弃自己的名声,降低存在感以减少闲言碎语。
陈艳青的父母见曹新民真心对她,也就不再反对。曹新民对陈艳青的父母也很周到,虽然差不了几岁,但依然以晚辈的姿态孝敬。
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相差的年龄根本不是问题,默契的心灵才是最重要的。
这对从小地方走出的体育伉俪,经过十几年风霜洗礼,终于修成正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他们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爱情可以跨越一切阻碍,战胜一切困难,只要足够相信,愿意坚持,总会有好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erbi.cc 搞笑故事 蜀ICP备202100619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