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琳,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制片人,担任过《观察与思考》、《今日说法》、《新闻联播》、《社会经纬》、《焦点访谈》、《讲述》、《半边天》等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
在荧幕前,肖晓琳严峻的形象让观众印象深刻,更是获得了一个“铁面美人”的称号,自从1988年进入央视后,几十年如一日躬身于工作,提携帮助了很多后辈,其中就有撒贝宁。
为节目贡献了一生的肖晓琳,好不容易到了退休的年纪,准备好好的享受人生,可没想到,刚退休仅仅5个月,她就因结肠癌不幸病逝,终年54岁。
因为事业,肖晓琳对家庭亏欠很多,她的离去,也将丈夫和儿子推入了悲伤的深渊。而在临终前,肖晓琳留下26字遗言警醒世人,成为了她永远的遗憾............
01.
肖晓琳,196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湖南大学的教师,受到父母的熏陶,肖晓琳自幼也喜爱看书。
上学后的肖晓琳,成绩很优异,这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她的眼中,能成为大学老师的父母,就是她心目中的偶像,而她也萌生出长大成人后,想要当老师的梦想。
对于肖晓琳的梦想,父母很为支持,只是让人没有想到,在上了初中后,肖晓琳的想法却有了改变。当时学校每天都有广播,从喇叭里传出来的声音,让肖晓琳很为好奇,当老师的想法也改为了想去当播音员。
在考大学时,肖晓琳以出色的成绩,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对于肖晓琳的实力,招生的老师们觉得她上北广有些可惜,还劝说她可以报考更好的学校,甚至愿意出面帮她改志愿。
虽然以肖晓琳的成绩,可以上更好的学校,可她的内心有一颗播音主持的种子,她渴望能够走在这条道路上,对于老师们的好意,肖晓琳婉拒了,坚持上了北广。
在北广,肖晓琳得到了专业的播音主持学习。那时候,肖晓琳年轻浪漫还做着文学梦。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她回到了养育她的长沙,在长沙人民广播站。
1985年初,长沙电视台成立,肖晓琳成为了市电视台第一批播音员。好学上进的她,在电台和电视台积累了丰富的主持经验。
1987年,经过层层考核,肖晓琳进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班学习,通过几年新闻工作的实践和理论上的深造,让她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就在此时,央视也向她展现了一个发展的更大空间。
1988年,两起两落的《观察与思考》栏目第三次上马,肖晓琳来到了这篇布满荆棘的徒弟。当时干预社会生活,进行时事和焦点问题评述,一直是电视节目的禁区。
因为电视新闻刚起步,以报道社会焦点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一直磕磕绊绊,稍微一不留神就会出现问题,这让领导们都有些如履薄冰。
起初,他们认为该节目的主持人,应该是一位双鬓斑白,架一副金丝眼镜,博学且深沉的半百男子。可不仅这样的男子没有,就连人们想象中的目光炯炯、能言善辩的女强人形象的主持人也没有。
所幸的是,当时央视的领导是明智的,他们觉得新闻评论节目的好坏,取决于新闻和思想的力度,首先需要的是一位新闻评论人,而刚刚结束新闻系学习的肖晓琳,便成为了最佳人选。
02.
因为一直处于节目的创办阶段,办公室没有落实,当时在二楼的咖啡厅,就成为了肖晓琳的办公室兼会议室。
每天,肖晓琳就早早地来了台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有忙不完的工作,开不完的策划会。日日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
在形象上,肖晓琳属于“东方温和型”,是典型的中国淑女。初上节目的时候,她也不知道能不能主持这样一个集新闻性、社会性、评论性于一体的节目,而且还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求一搏,绝不后退,即使参拜,卷铺盖回家,也决不放弃机会。
正是在这样的决绝下,肖晓琳走进了《观察与思考》,也真正地走进了社会。
做这档节目时,肖晓琳还特意用了两年时间,去西南西北最为穷苦的地方采访,整日奔波在乡村田野。因为环境艰苦,饿了,她就啃几口煮熟的老玉米,一天只能吃上一顿热饭都是常事。
而在秋天收获的季节,大片大片的土地落寞荒疏,没有飘香的稻米,也没有金色的麦浪,更没有人们丰收的笑脸。
比土地更加荒芜的是在贫困、愚昧和懒惰中苦度岁月的农民。在那些地方,肖晓琳看着他们忍受着生命的一切苦难,却无力改变,这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能更好地追踪,肖晓琳只能深入到社会底层的社会组织,去了解另类人的生活,尤其是一些流浪儿童和街头卖花女童。
春天,是花的季节,然而游走在大街小巷手捧鲜花的少女,却没有和春天的花朵一起艳丽,他们在料峭的风中,被来人来往的过客们用各色的目光剥离了纯真与娇羞,在她们生命的滑稽颓然凋零了花容。
有的姑娘,小的才七八岁,大的不过十几岁,他们远离亲人、背井离乡,在繁花的都市里,以卖花和乞讨卫生,为了走近她们,肖晓琳成为“卖花女肖晓莉的姑姑”。
肖晓琳告诉卖花的女孩子们,她是专门从湖南来找因为负气而离家出走,到深圳卖花的“侄女肖晓莉”的。
在打听“肖晓莉”的同时,肖晓琳走街串巷,向她们了解生活的真相。为了能拍到她们真实的生活,肖晓琳还和摄制组的同事们彻夜不眠,记录着她们的一天。
在采访中,肖晓琳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自己手中话筒的分量。作为一名央视的记者,面对的是全国上亿的观众,往往就是一言既出,举国皆闻。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社会上的残酷性,以及一些棘手的社会问题,可多少年来都没有人去触动,但肖晓琳却勇敢地去报道这一切。
其实,名与利的喧嚣永远在身外,无论何时,她的心从来没有沉寂过。
03.
上面就像是一篇长文,总有一些段落,一些起伏。1995年以前,肖晓琳在电视媒体主流新闻中,成为了最早一代“批评家”和“观察家”,那是一道多么亮丽的风景。
1995年11月,肖晓琳却不知不觉地从那一片风景中消失了,她走进了那景致的深处。去了美国州立大学进修,在金发碧眼的美国同学当中,肖晓琳那端庄美丽的东方淑女,是他们心目中中国的缩影。
在这所大学中,肖晓琳有双重的身份,在不同的两个系中,分别做着学生和副教授。在学生堆莉,年近不惑的肖晓琳不再年轻,但她却执意再一次让自己承受蜕变的苦难,以此期盼能得到一次新生。
走出屏幕,仅仅是隐身而行,但她从来都没有消失自我,更不会为了引人注目而无端地制造些许新闻,她不会害怕观众忘记她。
刚到美国时,只有大学一年的公共英语基础,让肖晓琳第一次听到正宗的美国英语,母语给她的一切优势都不复存在,更是在一次英语摸底考试中,她成为了全班倒数第一。
为此,她上课听英语,下课就背单词,除去睡觉、吃饭,其余的时间都沉浸在书本里。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她就从倒数第一变成了正数第一。
而后,肖晓琳用生命蕴藏的能量,去改变她周围人的视线,花一个晚上备课,为新闻与传播系的学生讲课,讲述中国电视的现状。
身在美国,浓稠的思乡之情如丝茧一样,把她包裹得密不透风。在孤独和漂泊中没有掉过眼泪的她,却不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当她随着《回家的路有多长》的片段追寻那回归的漫漫长路时,竟不自觉地触动了自己的归心。那不可抑止的思乡情已经展开双翼,飞回了北京,飞到了央视。
1997年,肖晓琳迈着轻捷的步子,回到了国内。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当你感到灵魂有所寄托,并且可以从容自信地展望未来的时候,你就拥有了一个走不尽的花季。
为了梦想,肖晓琳可以抛弃唾手可得的职称,地位、知名度、房子,只身远赴美国留学,有人说她此行损失惨重,可是她却觉得十分值得。
对肖晓琳来说,更大的知名度只不过是实用的价值,而一个人思想的充实,心里的充实,是无价的、无形的,可以从心的自我中萌生出更啊的梦想。
结束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而选择了一处峰峦起伏的所在。这并不意味着她拒绝生活的脉脉温情,她营建着自己的一方乐土,儿子是她梦的延伸,先生是她安宁的屏障。
对于肖晓琳,丈夫是她所有梦想的根,他是宽容、宽厚的,在家以外的地方,肖晓琳是名人。而对于丈夫来说,肖晓琳仅仅是一位更需要呵护与关爱的妻子,在她疲劳的时候,在她心力交瘁的时候,能够责无旁贷地为她分担,所以在丈夫面前,肖晓琳常常是率性、脆弱的。
04.
肖晓琳和丈夫张先生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因为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在肖晓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中,张先生看到了肖晓琳,便被她身上积极向上所打动,主动追求了起来。
面对这位知根知底的张先生,肖晓琳也很有好感,在频频的交往中,也摩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双双坠入了爱河。
其实,对于肖晓琳和张先生的恋情,家里人都表示反对。虽然彼此的相识,可张先生家里的条件并不算好,工作也很普通,反观肖晓琳却有着大好前途。
即便是父母劝说分手,可深陷在爱情中的肖晓琳,却执意要嫁给张先生。肖晓琳本身就有着很强的独立主见,她深知自己需要什么的配偶,而事实证明,她的选择并没有错。
因为肖晓琳的坚持,她和张先生举行了婚礼,虽没有豪华的婚礼,也没有大摆筵席,一切从简的他们,却很幸福恩爱。
对于肖晓琳的工作,张先生很支持。都说每一个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无私的女人,而肖晓琳背后,却有着一个伟大且默默奉献的男人。
肖晓琳能够在事业上成就满满,张先生可谓是功不可没。在结婚不久,肖晓琳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因为放不下事业,儿子只能交给张先生照顾。
为了能让妻子在事业上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张先生主动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和照顾孩子,虽然他也要上班,可下班后,他不但要洗衣做饭,还要辅导儿子的功课。
每天忙碌的肖晓琳,回到家中,丈夫和儿子都已经熟睡了。听到妻子回来,张先生会从被窝中起来,问肖晓琳是否饿了,会给她做宵夜,还会准备一盆热水给她洗脚。
看着丈夫忙碌的身影,肖晓琳也很愧疚,她轻声地对丈夫说:对不起。
看着愧疚的妻子,张先生笑着说:这有什么,我们是一家人,你有你的事情,工作忙,那我就承担起来,只要你开心,能够照顾好自己,我比什么都开心。
在丈夫的支持下,肖晓琳的事业也是一路高歌,成为了央视著名的主持人、制片人。当她做出去国外留学时,她本以为丈夫会反对,但张先生却仍旧一如既往的支持。
对于儿子,肖晓琳也充满亏欠,她没有好好地陪伴儿子的成长,哪怕是在节假日,她也不能陪伴儿子去游玩。
懂事的儿子,对于妈妈的忙碌,也表示理解。丈夫和儿子的支持和鼓励,让肖晓琳感动不已。
05.
随着儿子的长大,去美国留学,也结婚生子了,这让肖晓琳很是欣慰,更是选择从台前转到幕后,也慢慢地变得没有那么忙碌。
虽然她不再那么忙碌,也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2017年,55岁的肖晓琳决定退休,因为前半生一直在忙碌追求自己的事业,余生她想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陪伴家人。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刚退休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却患上了结肠癌。因为身体不适,肖晓琳去医院检查,结果诊断为结肠癌,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
对于这个检查结果,丈夫张先生一脸不相信,他认为妻子这些年来,虽然很忙碌,可一直都是健健康康的,没有什么大问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为此,张先生还带着肖晓琳进行了复查,可结果仍旧是一样。为了能挽留妻子,张先生带着肖晓琳四处寻医,然而肖晓琳的身体却越发虚弱。
而后,张先生更是带着肖晓琳去了美国找儿子,让她在美国接受治疗,可已经是晚期了,已经无力回天了。
就这样,肖晓琳在美国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时光,弥留之际,肖晓琳留下了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
肖晓琳的离去,将儿子和丈夫都推入了悲伤的深渊。送别妻子后,张先生就陷入到了极大的悲伤中,每天以泪洗面,短短的几天时间,他就仿佛苍老了10岁不止。
自从肖晓琳离去后,张先生一直都没有再娶,在他的心里,一直都对肖晓琳痴爱不已,只是他将这些痴爱都藏在了心底最深处。
每逢妻子的忌日或是清明节,张先生都会去妻子的墓地,对她诉说最近发生的事情。
2023年7月,肖晓琳已经病逝5年多了,张先生一直表现得很坚强,生活看似与常人无异。但他内心的伤痛无法抹平,他还像妻子在生时那样痴爱她,而且这种痴爱将会伴随张先生到终生!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erbi.cc 搞笑故事 蜀ICP备202100619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