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娱乐类新闻稿件_今天我们要推一个不寻常的“娱乐八卦”
新闻不会消亡,因为还有人在战斗。
在各种新媒体、流媒体、互联网平台、大公司强大APP的影响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多重裂变,从纯文字,到文字加图片,再到图片。 正文简化为公众号“图文描述”的风格,三言两语的微博风格,然后是演讲者的音频,主up的短视频,以及全新的传播方式主播直播间的,关于“传统媒体没落”、“新闻已死”、“媒体人消失了”等等……
但你知道,这不是真的,也不应该是真的。
一定有人热爱真理,寻求知识和真理,认真从事拨开迷雾看到真相的事业。 所谓传统媒体在被新媒体取代的时空中仍然应该有所追求。 在记者节这一天,我们恳请仍然奋战在一线的记者们,分享他们对新闻、真相、采访、以及那些闪电般的明星的个人看法。 也许你也会读懂一些东西,并且更加透彻地洞察真相,甚至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生活的时代。
01
新闻真相,困于“采访提纲”
南都娱乐北京记者付媛媛
作为影视娱乐媒体的记者,大家都谈到了职业的困惑。 也许“幻灭”是最常被提及的词。 普遍的疑问是:如何坚持维护新闻理想?
或许在过去,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踏入这个领域之前,当我们谈到记者这个职业时,感受到的都是一种“使命感”,即向公众传递事实和真相。有效地发挥作用,新闻还有其社会监督的作用。 但进入这个行业后,我们常常会遇到巨大的差距。 在影视娱乐行业,如何求真务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很迷茫。
记得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那时候的我是非常“认真”的。 我采访一个艺人的时候,当时网上有一些舆论和质疑,所以我在深度采访提纲里也把网友的质疑都列了出来,甚至还做了主持。 委婉了五次,只希望对方能回应这些声音,或者表明自己的态度,结果大纲上的问题被删了,工作人员说,“别问了,别问了。” '任务。” 当时我就生气了,什么叫“不允许”? 事实摆在眼前,人们为何还要“闭嘴”? 我什至觉得,作为一名记者,有些权利实际上受到了侵犯。
于是采访当天明星娱乐类新闻稿件,我就直接问艺术家对于现场的这些“声音”有没有什么看法。 结果艺人当场“黑脸”,一屋子的工作人员围了过来……当我好不容易被派出去的时候,一个艺人宣传走了过来,不停地问,“请不要写那些问题,请不要写进去。” 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我在宣传职位上给她带来了困难,所以我开始妥协。
说到看稿子,一开始其实不太理解,美工团队太专注于大纲和稿子了。 当然,在采访前向受访者提供提纲也是合理的。 这是一种尊重,但是后来这件事就发展了。 很多球队要求记者“把所有问题列在最后”,而且必须按照现场的提纲来读。 不被允许的就是“不允许”,这很令人费解。 许多记者不解。 我们不是在机器之间交谈,而是在人与人之间交谈。 既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就会有正常的“衍生品”。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接受一个“人”的采访,自己就不能发表稿子吗?
好像不行,因为自我夸奖是没有效果的,艺术家还需要借助媒体来树立自己。
另外,很多记者也很“愤怒”,因为媒体有报道权,稿件是根据采访事实来的。 若事实与事实不符,可按法律规定处理。 为什么媒体要给你“读稿”? 甚至你经常上来,还理所当然的说“我们要‘检讨’”,你会觉得很可笑,难道艺人要操纵媒体吗? 而且有的时候更糟,就是删了,加点赞,重写美工的回答,让美工看起来更值得称赞。 事实上,这已经触及了原则和道德的底线。
但在原则范围内,我逐渐开始理解这些趋势背后的原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舆论环境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谨慎确实是必要的,但也需要一个“度”。 比如我能理解,艺人来接受采访,大部分时候都是给他们呈现凹字,背一样的答案,但有些东西是我理解不了的。 在采访现场,向记者朗读打印出来的“答案”,或者在采访过程中随便问一个问题,艺人直接问记者面前的工作人员,“你昨天这个答案怎么说的?”
...
但是,在这个行业待久了,你也会认识到一个事实,艺人不一致是很正常的。 业内外一些艺人的行为认知存在巨大的“碎片化感”。 可能几年前我这么说,一些小读者会特别怀疑,但是通过最近的新闻,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判断力。 这也是为什么当一些艺人“出事”的时候,网友们“震惊”,而业界却并不“意外”。 此外,通过工作配对,我也逐渐收获了很多宣传和经纪朋友,我会逐渐了解对方的工作和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就算工作人员想尊重事实和媒体,也觉得有些问题属于“你可以问”的范畴,但现在话语权最大的艺人不允许,他背后的粉丝也不允许它。 如果有失误,工作人员“可能会被撕成碎片”,所以有时候媒体“沉默”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想让人们“尴尬”成那样。
后来就“麻木”了。 基本上,很多记者都会配合工作人员,但这并不意味着质疑就会消除。 现在“不问”的范围越来越大。 比如我现在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有些演员连表演感受的问题也会大大删减。 你之前用过替身吗? 也许这是另一种趋势。 以后没啥感觉,需要背答案的艺人都懒得背了。
这几年,我目睹了太多的记者离开这个行业,一点都不奇怪。
当你很少遇到真诚和真诚的时候,你会印象特别深刻,你也会在这个时候感觉到正能量仍然存在。
第一次打破我一些固定印象的人是鹿晗。 《长城》上映时,我和主要记者去了采访现场。 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莫名其妙的官方,莫名其妙的“上面”。 当年,鹿晗一路破纪录,创造了“顶流”现象。 或许在我的预想中,他会和大多数艺人一样,但说实话在现场,我还是有些“震惊”。 首先是对话氛围。 鹿晗与记者的对话与其说是采访,倒不如说是学生时代同学间聊天的氛围。 坦诚轻松,开玩笑,没有一点“官”。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他太清醒了。 大多数艺术家都追求“赞美”,而他却“杜绝了”。 北京话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的意思。 他频频表示不想被夸奖迷惑明星娱乐类新闻稿件,自己的标准还差得很远。 这其实是很少见的,至少在我接触过的大部分艺术家中,我感觉更多的是他们的“过度自信”,他们从来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视过高; 另外明星娱乐类新闻稿件,他们对采访问题的坦诚在一定程度上,有时你会为鹿晗捏一把汗,他能诚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虚伪,不掩饰,有时你甚至会想,“你不必这么真诚。” 另外,我还记得一个细节,采访地点是在一个类似小报告厅的酒店,场地很大明星娱乐类新闻稿件_今天我们要推一个不寻常的“娱乐八卦”,我们采访结束后,下一个媒体已经到了,设备布置在另一个角落,在当时所有工作人员都去跟这家媒体打招呼去采访,鹿晗在屋子里闲逛,看到我们已经收拾好了装备准备离开,也没有工作人员引导,所以他跑过去说“我带你出去”,然后一路走到门口,说“下次见”,日常生活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但这些都是常态” “日常生活”在我们看来,包括说实话、脚踏实地等等,但这在娱乐圈里是一个真正的“悖论”,因为在偶像的高层,这种情况很少见。
所以无论你现在回看当时还是现在,你都会觉得这些品质在影视娱乐圈里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苍白”偶像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苍白”偶像。 偶像包袱”,可能只有极少数人会“与众不同”。鹿晗之后,我已经接触和采访了偶像圈好几年了,也许只有2019年初和今年两次采访《偶像》的时候,会有与“真实的人”接触的感觉,幸运的是,两位00后也让我觉得行业的未来似乎还有一些希望和可能,其中一位很有想法,超越年龄的成熟,能够表达深刻的见解;另一个完全抛弃了“官”,虽然刚刚长大,语言能力有限,但他能看到,每时每刻,都有尝试组织单词和句子,用你能想到的方式告诉你他的真实经历和真实想法,尽管它不同于标准的“偶像公式”。在现在的环境下,很少能感受到“诚意”,哈哈,有时它让我们对记者的职业更加坚定。
最近还有一件事让我很感动。 上周采访演员祖峰时,我经历了两次他的“道歉”。 一个是在线面试的开始。 不太好。 很抱歉不得不接受这样的采访。 有一次,在采访结束时,他有点担心自己一开始没有回答足够的前几个问题,因为自己还没有处于最佳状态。 这两次道歉让我感觉到他从心底尊重自己的采访公告,也尊重新闻采访和公众。 幸运的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娱乐圈应该具备的那些品质。
南都娱乐粤港记者何海珠
这些年来,随着科技信息生态的变化,娱乐行业的报道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或许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娱乐记者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值得被认真对待了。 他们认为接受娱乐记者的采访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欣赏”,而且娱乐记者的文章也越来越过分,仿佛他是甲方的父亲,对记者的采访和文章指手画脚。 或许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很多娱乐记者都会接受很多艺人团队的随意干涉或者影视作品的宣传,但就我而言,这种做法确实不行,不管团队有多大,或者有多少顶尖团队。 如果对方是这样的“如果不能按照我们的要求面试,那就不要面试”,那我真的不会面试,因为没有必要,也不值得。 做人要有底线,记者也要有原则,独立客观报道是记者最基本的职业原则。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复杂的,我的坚持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大多数时候,对方尊重我们作为媒体的立场和态度,但偶尔也会遇到自视甚高的艺人团队或者影视制作团队。 就是要求记者严格按照提纲顺序提问的那种。 不同的问题之间不允许调换顺序,也不允许记者在受访者回答后提出不同的问题,就好像他们已经记住了答案来接受采访一样。 一旦与轮廓有任何出入,就如同机器发生故障一样。 不会操作。
作为一名记者,我对这些球队既愤怒又同情。 让我愤怒的是,他们根本不尊重记者职业,只把我们当成提问机器。 既然如此,记者为何还要前来采访? 把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发给记者不就可以了吗? 同情是因为他们把艺人变成了一台记忆采访答案的机器,以保证艺人的答案是准确的。 很伤心明星娱乐类新闻稿件_今天我们要推一个不寻常的“娱乐八卦”,不是吗? 更可悲的是,这种团队一般都是年轻艺术家或者影视作品的团队。 未来,由于惯性,他们可能还会采取这种做法,而且还会在途中杀掉他们,以保证所谓的“不出差错”。 艺人的个性或有趣采访的可能性。 而一个艺术家的真实个性或者一次有趣的采访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往往比一百次表现良好的采访更明显。
但幸运的是,作为一名记者,在实践中,我遇到了更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团队(比如我最近刚刚采访的张智霖团队,优雅真诚的张智霖和他背后的团队从一开始就给予全力支持)到最后我有一种平等对话的感觉,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也是我仍然继续这份工作的原因。 至于那些眼高于顶的球队,在媒体圈里却是臭名昭著的。 社会和时间会教会他们做人。 想要在这个圈子里立足,无论对方的身份是什么,相互尊重是最基本的。 人人生而平等,请把这句话铭记在心。
02
肚子里有“东西”的人就不怕问
刘谦 南都文创原创内容副总监
2014年,台湾偶像艺人柯XX被曝涉毒。 其经纪公司老板柴智平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前接受了南都娱乐周刊的专访。 这是我第二次采访柴志平。
第一次采访她是在发表《金牌制作人》专栏时,讲述了娱乐圈金牌制作人的故事。 关于“柴姐”在娱乐圈的丰富经历,我们聊了无穷的有趣话题。 这次,面对瞬间陨落的柯XX柯这位后起之秀,我预料采访会变得困难。
根据我之前的采访经验,大多数经纪公司面对艺人的危机公关时,采取的最多的态度就是沉默,或者一句“我们不方便回答”,最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称似乎什么都没说完。 难得的是,柴智平愿意接受记者专访,不需要提前提纲。
采访当天,柴智屏无论是着装还是外貌都非常亲和。 她没有试图在我面前强迫我,也没有为我提问设置任何禁忌。 她总是认真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从她的回答中,我能感觉到她是专业的。 对于经纪人的专业度,她表示,“我们正在反思,除了工作之外,是否需要更多关注艺人的生活?”。 如果说她有什么避讳的话,那更多的是一种来自“母亲”的遗憾和心痛。 比如她说,“他会不会对自己以后要走的路灰心丧气?我比较担心这样的事情。” 那件事发生后,娱乐圈中不少“坏艺人”被曝光,但从来没有像柴治平这样的经纪人会接受记者采访并道歉,还会为艺人召开道歉记者会。
南都娱乐全媒体记者 朱文一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歌手。 她给大众的印象是一位冷酷、特立独行的音乐人,但当你和她接触时,你会发现她很随和,很好相处。
采访一开始,她会说“你好,你好”来打招呼和自我介绍,她的声音温柔亲切,就像朋友一样。 而且和她交流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顺畅很多。 她回答问题很快,态度也很诚恳。
但每当我进一步延伸质疑她的回答时,美术组的工作人员就会打断我们的谈话,因为他们觉得我没有严格遵循采访大纲,并多次强调不要问大纲问题之外的问题。
每次打断后,场面都会略显尴尬,不知道是继续刚才的话题,还是重新开始另一个问题,有几秒钟的沉默。 这时候艺术家总是先开口打破沉默,耐心地回答刚才没有提纲的问题,逐渐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非常感谢您对这位艺术家的温柔和尊重。 作为一名记者,我认为一场好的采访应该是双方能在真诚深入的交流中即兴碰撞出许多火花,而不是完全按照提纲模板进行问答。
我们可以理解艺人团队出于保护提前确认问题方向,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能接受记者会适当延长艺人回答的一些内容,这往往是最精彩和感动的本次交流的一部分。 部分。
工作以来,胡军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面试前连提纲都不要求看的艺术家。 或许正是因为这30年来接受过无数次的采访,他已经有了熟练的经验,肚子里有“东西”的人确实不怕问。
采访胡军这样的老牌演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作品多而且深度大,阅历丰富,谈吐专业,难免让人有压力。 出乎意料的是,交流非常轻松友好。 他不仅乐于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敢于对行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全程有问必答,大声说话,一如他在影视作品中塑造的硬汉形象。 坦诚、光明正大。
03
真诚还是有力量的
邱志立 南都娱乐编委会原创内容副总监
不知道为什么,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采访经历就是多年前与甄子丹的对峙。 因为新电影即将上映,甄子丹的团队通过一些人脉找到我们,积极希望登上南都娱乐的封面。 于是我们和中介沟通了一段时间,确定了在上海的时间、地点,以及一些拍摄细节。 摄影师和当时的领导也从北京、广州飞来准备。 然而,拍摄当天,甄子丹和经纪人到达拍摄地时却皱起了眉头。 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明确表示今天无法完成封面的拍摄。 那时候明星杂志的拍摄还没有现在这么成熟,但是我们确实花了时间和金钱去准备。 对于他当时表示自己没有无缘无故不开枪的态度,我们马上就和传闻中的“甄大派”的动作一一对应。 没想到离开现场后,甄子丹马上通过经纪人发来邀请函,邀请我们全队晚上到上海一家老字号餐厅小聚。 席间,他一扫严肃的架势,一本正经地解释了当天“罢工”的原因,还谈笑风生地谈起了很多拍戏秘闻和生活往事,与以往印象中的他截然不同。 在此期间,他周围的许多同事对他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久之后,通过更深入的沟通,甄子丹也如约登上了我的杂志封面。
其实我想说的是,和明星打交道这么久,最大的感悟就是没有一个人是片面的,人是极其复杂和多维的。 没有绝对的冷静,也没有绝对的热情; 没有绝对的情绪。 明星面对媒体的短暂时间里,有着训练有素的专业面具明星娱乐类新闻稿件_今天我们要推一个不寻常的“娱乐八卦”,也有着表露真情的软弱和真实。 知名音乐人谈起哥哥张国荣的手无寸铁时泪流满面,某85后大华回忆之前的感情时不自觉地感叹,这一切都深深植根于我们彼此的谈话中。 在人人都可以成为15分钟明星的自媒体时代,媒体采访对于明星来说似乎并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促销期间的“工作”。 艺人宣传,艺人与媒体共同完成一个“通知”。 但既然大纲删了三分之二,还得跟着大纲提问或随时被打断的“年轻人”,就有陶昕然、胡军等“老头子”敢于不看提纲就面对记者提问。 演员”。无论何时,倾听和诉说仍有力量,分享和意见仍有力量,真诚仍有力量。
作为娱乐明星的观察者和采访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走近他们,记录他们,真实地向读者描述能够捕捉到的瞬间。 虽然可能只是他的一小部分,但也是值得拼图的一块。
南都娱乐上海记者 卢茜
编者给出的命题有点深奥。 如果这么浅薄的话,我可能就讲不下去了。 我只能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今年国内娱乐地震的同时,我也经历着自己的艰难时刻。 疫情以来积累的负面情绪在某个时刻被开启,瞬间向我袭来。 花了一些时间冷静下来后,我仔细查看了崩溃的情况,找到了一些原因,但无法得到具体的解决方案。
我试图从受访者那里得到答案。 我问龚俊为什么这么高兴。 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常华森的回答是及时处理,防止情绪积压。 有时候,漫无目的地提问,可以让人恍然大悟。 前不久采访颜妮老师时,谈到如何保持良好的状态时,她回答得很轻(还没开始写,但我已经决定用这四个字作为标题了)。 说起来有点好笑,但那一刻我脑子里浮现的画面是olu,是的,达菲的小乌龟朋友。 他背着沉重的外壳,但内心却是轻快的。 我似乎受到了启发。
人物采访不会展现一个立体的人,我什至不认为它是一个横截面。 我们看到的都是主动或被动美化的,作者眼中的受访者。 但如果我能在和一个陌生人几十分钟的交流中得到片刻的共情,那么他在我眼里就变得具体了,因为我似乎感觉到我们正在共同触摸生活的细节。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erbi.cc 搞笑故事 蜀ICP备202100619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