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算是大器晚成的演员之一。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到影帝,他走了半辈子,能取得现在的成就,离不开一直在他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妻子,这验证了一句老话:
“娶一个好女人能旺三代。”
走红之后,于和伟给哥哥姐姐们都买了房子,妻子不仅没有生气,还赞许他:
“现在你条件好了,千万不能忘记哥哥姐姐们。”
可能有人会想,买套房子对于和伟来说应该不算什么,可是他不是只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他有八个。
但遗憾的是,大姐在他还读书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他把这份恩情还在了外甥身上。
每次跟外甥提到大姐,于和伟都会得意的说:
“你妈对我比对你还好,我小时也是吃她的奶长大的。”
舅舅和外甥相差不到一岁,这样的关系也算绝无仅有了吧。
于和伟出生于1971年,老家是辽宁抚顺的。
父母都是普通人,甚至家里还有一些贫困,唯一留给他的“宝贵财富”,就是他有八个哥哥姐姐。
于和伟出生的时候,母亲就已经45岁,当时生活条件差,吃不起什么营养品,再加上母亲年纪大了,所以于和伟生下来就没有奶吃。
实在没有办法,就只能弄一些面糊糊喂给他,一边吃一边吐,一家人心急如焚。
只过了半年,于和伟因为营养不良就瘦的皮包骨头,哭声都很虚弱,就当一家人都以为这个老九养不活的时候,正巧大姐刚生完孩子。
就这样,于和伟和他的外甥开始抢奶吃,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长大之后一直称大姐为“小妈妈”,是实至名归的长姐如母。
家里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一家人别说有没有积蓄,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不错,还不到50岁的父亲早早就白了头发。
于和伟年纪小,对父亲的没有什么记忆,但是他经常听大姐提及:
“父亲脸上的褶子,就像田里的沟壑,里面爬满了辛苦。”
在于和伟三岁的时候,父亲就积劳成疾去世了,哥哥姐姐们每次想起这件事,心中就有无尽的辛酸,没来得及去医院,人就走了。
父亲去世之后,一家人的吃喝就落在了母亲的身上,家里有多困难可想而知。
母亲自生下于和伟之后就落下了病根,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不能做重活,为了赚钱养家就摆了个地摊卖烤地瓜。
在天寒地冻的冬天,母亲把双手缩在单薄的棉袄里,不停的吆喝着:
“烤地瓜,热呼呼的烤地瓜。”
小时候的于和伟见惯了这样的场景,有时候母亲在外边站一天,可能才挣几毛钱,临收摊的时候,母亲还会拿一分钱给旁边的一个盲人。
“他呀,比咱们可怜”
于和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母亲又开始发愁,她独木难支,实在难以再供一个学生。
这时候哥哥站了出来,说:
“我学习不好,我就不读了,让弟弟读吧。”
等到上初中的时候,哥哥姐姐们都已经陆续辍学,只是为了让最小的弟弟能安心读书。
可事实证明,于和伟确实不是读书的料。
上初中的时候,他迷上了武侠小说,沉溺其中不可自拔,相比贫困交加的家庭,于和伟更想做个逍遥天地间的江湖高手。
而且还爱上了唱歌,有事没事就喜欢吼上几嗓子。
不出意料,中考的时候他落榜了,当他垂头丧气的走回家,不知道怎么跟母亲和哥哥姐姐开口时,哥哥姐姐们又站了出来:
“没事的,不行咱们就再考一年。”
于和伟长出了一口气,相比考一个好的高中,他更在乎的是不想看到哥哥姐姐们失望的表情,好在哥哥姐姐并没有怪他。
在哥哥姐姐的溺爱下,此时的于和伟还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而他距离长大,只有五块钱的距离。
复读也是需要花钱的,母亲拿出一个包,里面装满了零钱,全都是她卖烤地瓜挣来的。
于和伟把这五块钱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这得卖多少天,早出晚归的,才能挣到?
在那一刻,于和伟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对母亲,对哥哥姐姐们的亏欠,
“我就不读了,花了家里这么多钱,我也该挣钱了。”
几个哥哥上来就抱着他的头假装打了他一顿,
“好好上学,没事,咱们家人多,不差你一个,一定要比我们出息。”
成长总是伴随着痛苦,于和伟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开始努力读书,可努力了一年之后,他还是落榜了。
这时候学校的一个老师告诉于和伟,以他的成绩考高中很难,但是他有唱歌的特长,可以考师范的幼师,将来可以做一个幼儿老师。
那一年,是师范学校第一次招男幼师,实在无路可走的于和伟采纳了老师的建议,考入了师范学校学习声乐。
学习差劲的于和伟学唱歌却学的很快,经常站在学校的舞台上表演,他非常享受这样的感觉。
在快毕业的时候,正好抚顺话剧团到学校里招收演员,于和伟没有跟家里商量,就通过了话剧团的考试。
从没学过演戏的他表演一个盲人卖烤地瓜的场景,把话剧团的老师给吸引住了:
“演的真好,跟真的差不多。”
艺术永远都是来源于生活,于和伟之所以演的这么像,是因为在他的脑海里,一直有母亲卖烤地瓜的场景,旁边还经常有一个盲人。
于和伟就把两者给结合了一下,可能他天生就是做演员的料。
加入话剧团之后他也算有了一个工作,全家人都很开心,于和伟还记得,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他就给姐姐们一人买了一双鞋,结果引来哥哥们的不服。
于和伟有些尴尬的说:
“这个月的钱不够了,下月再给你们买。”
一家人一起吃了顿难得开心的午餐。
于和伟一直有很强的表演欲望,每次看别人在台上表演话剧,他就躲在一边偷偷模仿,并且不断的思考,如果是自己演,应该怎么样演。
可是到话剧团整整一年,这个剧团演了一百多场话剧,一场都没他的份,主要原因是他的普通话不标准,是正宗的东北普通话。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他就在身上揣了一本新华字典,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一个字一个字的拼,不断的纠正自己的发音。
当时于和伟的宿舍是在二楼,三楼是女生宿舍,属于男生不得进入的区域。
有一天于和伟一边上楼梯一边看字典,不知不知觉就踏上了三楼的楼梯,结果跟一个端着脸盆的姑娘撞了一个满怀。
这个姑娘就是于和伟后来的妻子宋林静。
看字典着迷的于和伟自己还生气:
“这谁啊,走路不长眼睛。”
结果一抬头却发现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正俏脸气的通红的看着他,让于和伟也闹了一个大红脸。
“不知道这是女生宿舍嘛,谁让你上来的。”
宋林静狠狠瞪了于和伟一眼,就匆匆走了,这时于和伟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间走上了三楼,
那个姑娘那么凶狠的眼光,一定是把自己当成坏人了。
晚上于和伟也没心思看字典了,脑子里全是宋林静生气的样子,心里纠结无比,要不要去给人家道歉,解释下自己是无意间才走错的。
最后他用厚厚的字典在自己脑袋上狠狠拍了一下:
“睡觉,又不是我的错,干嘛要道歉,解释这些呢?”
结果第二天,他却早早的就等在了楼梯口,直到看到宋林静,才鼓起勇气走上前:
“你好,我叫于和伟,我其实不是一个坏人。”
这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一下就把宋林静给逗笑了,看着于和伟手里已经看上去很旧的字典,相信了他说的话。
从此之后,于和伟有事 没事就制造各种“偶遇”,两个人见面说话的次数多了,就熟了。
后来于和伟才知道,宋林静是一名舞蹈演员,心想怪不得这么漂亮。
在于和伟的各种“偶遇”之下,他和宋林静很快就成为一对恋人,宋林静非常看好于和伟的才华,觉的他会是一个好演员。
在得知于和伟的家境之后,她便想帮帮忙,但是又怕于和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姑娘。
最后她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隔三岔五的去于和伟母亲那里买烤地瓜,一买就是四五个,吃不完就拿回家给家里人吃,典型的胳膊肘往外拐。
时间久了于和伟的母亲也开始好奇,就算这地瓜好吃,一个月买六七十个,吃不腻嘛?
母亲把这件事告诉了于和伟,于和伟心里一动,问母亲那个女孩子的身高长相,穿什么样的衣服,他这才知道是宋林静在默默的帮助自己家。
这让他很感动,发誓将来一定要把宋林静娶回家。
可是想想自己家的条件,他就很沮丧,哪个父母愿意把女儿嫁给自己呢,先不说挣的不多,家里还有八个哥哥姐姐。
那段时间里他有意的走路避开宋林静,他的变化很快就被宋林静发觉,在不断的追问下,得知了原因。
宋林静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还很高兴,于和伟能这么想,说明是在真正为自己考虑。
于是宋林静给于和伟指了一条明路:
“你为什么不考一下戏剧学院呢,你这么有天赋,如果再学习一下,肯定能行。”
于和伟觉的宋林静说的很有道理,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和哥哥姐姐。
母亲觉的于和伟现在就挺好,不要乱折腾,但是哥哥姐姐却很支持他,说于和伟现在还年轻,应该出去闯一闯。
可是学费成了大问题,一年就要好几千,他们家哪里掏的出。
就当于和伟发愁的时候,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小姐姐把给三岁儿子买的钢琴给卖了,卖了四千块钱。
母亲也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一些,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积蓄,拿出了七百块钱。
其他的哥哥姐姐也是砸锅卖铁,把能拿的钱都拿了出来。
“好好读书,我们供你,家里也不用你管,你就照顾好你自己就行。”
家人之间,不需要说任何感谢的话语,于和伟把这份恩情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宋林静知道之后也很感动,在分别之际抱着于和伟说:
“你家里不穷,你有天底下最强大的靠山,那就是你的哥哥姐姐们,以后,我也会是你的靠山。”
于和伟想了想还真是这样,估计整个文娱圈,都没人比自己的“背景”更强大。
于和伟参加了上海戏剧学院的考试,本来他的年龄有点超标,但是他搞了一段朗诵,就让招生的老师破格录取了他。
于和伟心里暗喜,字典没有白看。
上学之后他还可以再话剧团里领到每个月150元的工资,他让宋林静给他代领,20元给家人补贴生活,130元给自己做生活费和攒学费。
可是在上海那样的大城市,130元哪里够花?
于是宋林静把于和伟的150元都给他,然后把自己工资120元交给父母,从剩下的30元里拿出20元给于和伟的母亲。
但是这样她30元的生活费就成了10元,为了省钱就不再坐公交,每天上下班步行。
还坚持每个星期给于和伟写一封信,让他不要被上戏的漂亮女生给拐走。
由于宋林静的反常行为,父母开始怀疑她,怎么一个月留30元还早起一个小时步行上班,在父母的逼问下,宋林静告诉父母自己恋爱了。
宋母和宋父在得知于和伟的事情后,喜忧参半,喜的是于家的人都这么团结,而且于和伟是一个孝子,这样的人应该不会亏待自己的女儿。
忧的是于和伟家的家庭条件实在是太差了,他们怕女儿受苦。
可是看到女儿的决心之后,就不再多说什么,莫欺少年穷,万一于和伟是一个“潜力股”呢?
进入上戏学习之后,于和伟确实很用功,进步的很快,就连徐峥,只要于和伟演戏,他都会去看。
为了结束异地恋,宋林静也报考了上戏的进修班,两个人在上海重逢。
本来一切都很美好,可就在这个时候,于和伟的大姐,“小妈妈”因病去世了,为了不影响于和伟学习,姐姐临终前不让家人告诉于和伟。
于和伟回家之后,姐姐的后事都已经办完了,看着长姐的照片,他哭的撕心裂肺,他可是吃姐姐的奶长大的,说的姐姐,更像是母亲。
生活永远是一个好老师,只是有些时候,这个老师有些残酷,
于和伟第一次感受到,时光飞逝,或许家人没有多少时间等自己去报答,为此他更加努力的学习。
从上戏毕业之后,他和宋林静一起,被分到了南京的一个话剧团。
他在那几年里运气似乎差一些,一连几年事业都没有太大的起色,倒是宋林静因为跳舞好,发展的还不错。
夜晚走在南京的大桥上,喝了一些酒的于和伟想起了家里的母亲,和哥哥姐姐,他们砸锅卖铁让自己读书,就这样回报他们嘛?
他甚至有了从大桥上一跃而下的想法。
这时候宋林静紧紧的抱住了他:
“你就这么跳下去,难道就对得起你的家人了嘛?”
一语惊醒梦中人,于和伟一个激灵酒就醒了,自责自己的冲动差点铸成大错。
这时宋林静突然对于和伟说:“我们结婚吧,你把我娶回家,好嘛。”
于和伟瞬间就惊住了,然后两人就在大桥上,迎着江风吻在一起。
娶一个好女人能旺三代,放在于和伟身上在合适不过,可能宋林静就是他的福星。
在结婚后的第二年,于和伟参演了电视剧《曹操》,他演荀彧,凭借这个角色,于和伟被很多导演所看中,结束了他跑龙套的生涯。
这部剧中他的戏份很少,但是很出彩,他拿到了400元的片酬,他高兴的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眼看于和伟的事业即将迎来春天,发展还不错的宋林静毅然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决定做于和伟背后的女儿,默默支持他的事业。
之后于和伟又陆续演了《历史的天空》、《大宅门2》、《纸醉金迷》等等作品,和观众混了一个脸熟,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他的名字。
直到2010年,于和伟和陆毅、陈建斌、倪大红一起主演了古装剧《三国》,这才让观众记住他的名字,从此还有了一个外号“刘皇叔”。
这一年,他已经39岁。
2018年到2021年,是于和伟事业的巅峰时期,从18年的《军师联盟》到21年的《悬崖之上》,让于和伟彻底走红。
这一路走来,实在太过坎坷。
在这期间于和伟的母亲病逝,可是当时他正在拍戏,不能让整个剧组都等他,明知道这一去就是永别,可他没有办法。
母亲去世后由妻子宋林静操办了婆婆的后事,在外拍戏的于和伟都没能亲自参加母亲的葬礼。
后来有人问他,现在很流行卖惨,把自己悲惨的故事讲出来以博取大众的同情,你为什么从不说自己家里的事情?
于和伟回答:
“穷人很多,我只是其中之一。”
一句话,打脸了多少靠卖惨博取名气的明星。
人红是非多,大红大紫之后的“刘皇叔”也没能避免,最出名的就是他和王丽坤的“夜光麻将”,但绯闻终究是绯闻。
多年以后,于和伟一直把自己的妻子保护的很好,虽然他的妻子很漂亮,却很少出现。
为了报答自己的哥哥姐姐,于和伟给他们每人买了一套房,只要哥哥姐姐们有困难,他就一定会尽自己所能的帮助。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妻子宋林静的支持。
“和你走过18年,有争吵,有埋怨,但从不后悔嫁给你。”
这是宋林静在2010年的一次访谈节目中,送给于和伟的一句话,而于和伟则泪洒当场,唱起十几年前写给妻子的情歌。
这样的的亲情和爱情,才是人间值得吧。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erbi.cc 搞笑故事 蜀ICP备202100619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