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次颁奖晚会上,张国立调侃柳云龙说道:
台下一片笑声,柳云龙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喜欢谍战剧的朋友,对于这个国产剧“谍战教父”,一定不会陌生,在二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柳云龙塑造了多个经典的特工形象,并且极为专注于此类题材。
可是人人都有黄金期,作为演员也不例外。
当一代人老去,那些曾经带给无数人美妙观感和深度思考的谍战剧,还能够重现昔日的荣光吗?
接下来,我将带您重温经典,为国产谍战剧中的10部佳作进行一次排名,其中包含了小编大量的主观意见,如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一开始看到是香港导演卢伦常执导的这部现代谍战剧,我是有些担心的,毕竟她之前的代表作,是《千秋家国梦》这样的偏门历史剧和《侬本多情》这样的爱情剧。
但是,我看到了惊喜。
这部《对手》,作为现代谍战剧,有着非常新奇的切入点:
一对特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逃走,留下来的他们继续完成着上级完成的任务,但是和以往任何一部谍战剧都不同,主要的原因在于,李唐和丁美兮,实在是太穷了!
简直是“破产版的史密斯夫妇”。
该剧另一大优点是,演员几乎全员实力派,并且都有着不错的发挥,无论是主演郭京飞、谭卓、颜丙燕、宁理,还是配角焦刚、刘威葳、黄尧、何蓝逗,对于自身角色的完成度,都非常之高。
段迎九和丈夫相处的戏码,还有李唐和丁美兮的告别,都是剧中的高光时刻。
然而,这部剧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
其一、“谍战味儿”不够浓郁,大量的戏份落脚在于家庭伦理和情感之上;
其二、剧情的BUG不少,以及编剧的金手指开的不合情理,比如李唐在酒店假扮服务员的那场戏,脱身的剧情显得过于随意和牵强;
其三、饰演黄海、丁晓禾的几个年轻演员,演技略微有点拖后腿。
2009年,根据著名作家麦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上映,很多人在看过该片后,都给出了极佳的评价,这部影片同时也让李冰冰拿到了当年的金马奖影后。
但是电视剧版的《风声》在上线前,看好的人并不多。
其一,依托于麦家水准极佳的原著不假,但是38集的长度,有注水的嫌疑;
其二,主演中,徐璐等年轻演员的演技还需证明;
其三,有十年前的电影版珠玉在前。
该剧的故事发生在1941年的中国,当时正值汪伪*统治期间。
军统特工顾晓梦依靠着高超的手段成功地打入了汪伪*的内部,不久,一名日军情报部门的高官被行刺,引起了日本军方的震怒,他们经过分析认为,这一行动,是由一个代号为“老鬼”的地下党*策划实施的。
为了找到“老鬼”,顾晓梦、李宁玉、吴志国、白小年和金生火五人被关进了一个叫做裘庄的地方,负责审讯的,是特务处处长王田香,以及日本特务机关长龙川肥原。
相对于电影,剧版的编剧贾东岩对故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去掉了不少刑罚的情节,反而嵌入了更多烧脑的情节,这使得剧版看起来有点不太像是一部正儿八经的谍战剧,而更偏向于一部绝佳的民国悬疑侦探剧。
从结果看,毫无疑问,这样的改编,是成功的。
当《伪装者》在湖南卫视播出的时候,以平均2.702%的收视成绩,让所有的人都傻了眼,这个数据大概是什么概念:今年最火的电视剧非《人世间》莫属,在央视一套作为开年大剧播出,收视率为2.850%。
而现在一般的卫视剧,平均收视超过1%,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作为正午阳光的重磅级作品,《伪装者》启用了胡歌、靳东、王凯、刘敏涛、宋轶、刘奕君、王鸥等演员,这就等于说明,该剧是一部可以“先看脸”的谍战剧。
要说这部剧最先引起我的注意的,是宋轶饰演的于曼丽。绰号叫做“黑寡妇”的她,有着极为悲惨的身世:
14岁的时候,于曼丽就被继父卖到了妓院中,之后更是不幸染上了花柳病,并且被逐了出去,流落街头。此时,一位姓于的老板救下了她,并且花钱为其治病。随着身体的痊愈,本想以身相许的于曼丽,被于老板送到了私塾里面,叮嘱她要好好读书。
原本,她该凤凰涅槃,迎来新的人生。
谁知,于老板在一次跑生意的途中,被三位土匪截杀,尸骨无存,于是一个叫做于曼丽的女学生不见了,而叫做“锦瑟”的风尘女子重出江湖。不久之后,那三位已经金盆洗手的土匪先后死于新婚之夜。
而《伪装者》除却华丽的外表,能够看到的,依然是满满的诚意,除了正午阳光一贯扎实的剧本之外,突破自己的胡歌,老干部范儿依旧的靳东,以及一脸忠诚相的王凯,和镇得住大场面的刘敏涛,一切都恰到好处。
当然,女一号除外。
为了演好这部《红色》,饰演柳如丝的刘敏私下里苦练舞蹈,不仅参照了电影《芝加哥》,还在拍摄舞蹈场面时,曾前前后后拍摄了52遍之多。
至于男主角张鲁一,则更是“双管齐下”:
一方面,出生于北京的他,为了体验南方的味道,张鲁一提前一个多月跑到上海的弄堂里,租了一个和剧中差不多的阁楼住了下来;另一反面,他还特地跑到张嘉益的家里讨教,而张嘉益给了他四个字:
这又是一个上海故事。
惨烈的淞沪会战之后,十里洋场的上海,站在了日军铁蹄之下,在这座孤岛之上,各方势力盘桓交错,时代洪流之下,无论你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会被裹挟其中。
徐天就是如此。
严格来说,这部《红色》并不是一部传统的谍战剧,它的前半段节奏平缓,似乎在上海风貌和各类人群中不断穿插,塑造了三个典型的人物:出生于巡捕世家的铁林,曾在日制军校学习,身怀绝技的小会计徐天,以及街头混混金爷。
因缘巧合之下,三人成为拜把子兄弟。
但是铁林纯粹耿直,徐天飘然世外,金爷心机深沉,三个在上海原本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人,从结下友谊到最终走向决裂,看似偶然实则却是必然。
全剧比较遗憾的地方,是陶虹有着足以支撑田丹一角的演技,却没有符合田丹年纪的长相。
在拍摄《悬崖》之前,导演刘进就为其定下了基调:“主旋律的好莱坞电影”。
为了让整部剧看起来真实可信,《悬崖》的剧组曾先后奔赴哈尔滨、沈阳等八地取景,并且主创们提前三个月来到了冰城哈尔滨,进行实地考察和资料查证,很好的还原了伪满洲国时期的东北风貌。
认真讨论的话,《悬崖》最成功的地方,除了主创们的严谨精神,以及实地拍摄保证最大真实性之外,就是剧中的几位主演,都贡献出了极致的表演功力。
张嘉益饰演男一号周乙,无需多说,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程煜饰演的“反派”高彬,角色的智商和程煜精妙的演绎相得益彰。而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咏梅,也是稳到离谱,可最值得一说,还是女主角宋佳。
雪地上逃跑的那场戏,是宋佳演技大爆发的时刻:
正是整部剧的精彩表现,让宋佳获得了当年白玉兰奖和金鹰奖“双料视后”的桂冠。
该剧有缺陷吗?
当然。
在最初几家卫视播出的时候,这部剧的结局,是男主角周乙死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观众们觉得过于悲怆,于是在央视第二轮播出的时候,则将周乙的结局改得要温情许多。
迎合观众,或许是白璧微瑕。
可这部《悬崖》节奏缓慢,拖沓,以至于央视在播出的时候,就删掉了4集,却没有影响剧情主线,最后的结局也是略显潦草。
不然,它原本可以挤进前三的。
网络上关于《黎明之前》到底是不是一部比《潜伏》更好的谍战剧,其实一直都是有争论的,双方各持观点,争吵多年。
我先说直观感受:
虽说都是谍战剧,但这两部剧想要表达的东西,和表达的方式方法,相差甚大。
从第一集开始就可以看出,《黎明之前》的编剧,“野心”是非常大的,他并不像通常的谍战剧那样,需要小心翼翼的把重要角色的身份藏起来,然后经过铺垫之后,临到揭开秘密的那一刻,让观众爽一下。
而是一开头,就直接让主角刘新杰——军情八局总务处处长,暴露在危险之下,然后通过多线叙事,让观众看到他到底是怎么在悬崖边上跳舞的。
在这部剧中,林永健饰演了反派谭忠恕。
完全不亚于男一号的演技,以及编剧赋予这个角色不亚于任何人的智商,让《黎明之前》这场不见硝烟的谍战厮杀,变成了一场针针见血的高明对决。
但是该剧的结局,是有点拖累这部剧的整体质量的。
相较于榜单中的其他谍战剧,《北平无战事》还有一个特殊的标签:历史剧。
在我而言,这部剧仅就配置来说,是国产剧的巅峰:
导演是正午阳光的中流砥柱孔笙,副手是李雪;刘和平编剧,他的《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是中国历史剧的巅峰之作;演员由刘烨领衔,陈宝国、倪大红、王庆祥、焦晃、王劲松、程煜等一众老戏骨倾情加盟,剧中中生代演员,随便拎出来就是廖凡、祖峰、董勇、王凯、刘奕君这样级别的。
我一直觉得,它是老戏骨们在国产剧里的“最后一次狂欢”。
编剧刘和平为了这个剧本,前后花费了五六年的时间,并参考了大量的资料,结果剧本一出,有多达7家投资商找到他,但是大多在看过剧本之后,感到过于冒险而退却。
然而在一众老演员中,这个剧本却让已经十几年不演反派的陈宝国饰演了徐铁英,其他如焦晃老爷子等更是愿意不计片酬和演员表排名参演。
于是,《北平无战事》这部巨作,终于问世。
该剧讲述的故事,时间跨度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以方孟敖被捕为主线,然后实际讲述了国党视角下的反腐众生相,一个个人物粉墨登场,但是最终牵引着这些人物命运,和真正支配主线故事的,则是一直躲在背后的“蒋经国上海打虎”事件。
在这场“堂吉诃德式的打虎”行动中,充分揭示了1948年这个关键的年头,每个人物复杂的面孔和身份,以及隐藏于背后的腐败肌理。
刘和平精炼的语言,为剧集提供了无数极富美感的文字:
“骑上马追赶少年的时光,追到今天一切都变了模样,春风吹绿了原野,吹白了我们的胡须,我们还能干什么呢,把一万字的理想送给庄园主,让他去种自己的树吧。”
而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他又巧妙的运用了古代典故,比如方步亭的那句: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谢安围棋》,出自《世说新语》中的《雅量》篇。
然而,该剧前快后慢的节奏,让人觉得无限惋惜。
这是奠定柳先生“谍战教父”地位的一部重头戏。
在这里我想先说的是,很多经典案例让我们知道,中国并不是缺少好导演,缺少好演员,而是缺少好剧本。但是对于这部《暗算》,我想说的是“人保活”。
从多个维度来看,《暗算》的剧本都算不得最为上乘的那一类,几乎里面的全部主要人物,都被赋予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性标签“天才”。
我知道说到这里,要被很多人批评了,因为麦家凭借小说《暗算》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样的一部小说,以及由小说改编而来的剧本,你怎么能说它不够好呢?
在原著小说里,总共有5个故事,并且独立成章,起初,麦家是不愿意让这部小说改编成为电视剧的,因为长度一般,且故事并不连贯。但柳云龙太过于喜欢“听风”、“看风”、“捕风”的浪漫概念,于是就提出了增加一个人物安在天,来将几个故事串联起来。
个人主观而言,不太喜欢这个精英视角下的故事。
无论是瞎子阿炳,还是黄依依,又或是铁院长和安在天,在每个人的身上,我们都看到了一种生命绽放之下的某种“病态”,然而电视剧的选角,让我看到了演员是怎么改变整部戏的观感的,面相憨厚的王宝强,饰演瞎子阿炳,柳云龙饰演安在天,知性的陈数饰演黄依依,我只想说,完美的中和。
这套剧本最大的缺点被稀释,无人发现,也无人提及。
我喜欢剧中对于黄依依的评价:
《风筝》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以往对于谍战剧的固有印象。
被称之为“谍战剧教父”的柳云龙,最重要的两部代表作,一部是前面提到的《暗算》,另一部,就是《风筝》。
这依然是风格独特的一部谍战剧。
从一开始,主角郑耀先的身份就被揭开,剧集最大的悬念就此消失,但显然,《风筝》并不想在这上面大作文章,它似乎想讲述另一个故事,一个在失去了郑耀先这个名字和身份之后的故事。
但真正的精彩,就在此处展开。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信仰?
是历尽刀山火海之后选择的忠诚,还是洗尽铅华之后的淡然,还是面对人性考验时候的无悔抉择?
或许兼而有之。
说起《风筝》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借着谍战剧的壳,在讲述一个关于时代和人性的哲学故事,所以它几乎跳脱了故事性的限制,去往了一个新的层次。
因为它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潜伏》之后,只要有一部优秀的谍战剧出现,《潜伏》总是那个被率先拉出来作比较的那一部。
这句话,并不是想证明《潜伏》有多优秀。
我想说的是,在谍战剧这种类型片中,仅就摘出来某一项做比较的话,《潜伏》未必都是最好的,但显然,它毫不“偏科”。
你能在这部剧中挑出一些逻辑漏洞,也能在演员的表演上找到些许瑕疵,可《潜伏》整体呈现出来的水准,是超越其他谍战剧的。
孙红雷和姚晨,一个眼睛小,一个嘴巴大,一个靠饰演“社会人”闻名,一个以情景喜剧登堂入室,最有夫妻相,也最没有夫妻相。
在他们两个搭档的同时,又给余则成安排了左蓝这样的恋人。
悲情、休戚与共、牺牲、被选择。
潜伏的危险之处,在于站长吴敬中,在于陆桥山,在于李涯,也在于隔墙有耳的谢若林,左一句“斯蒂庞克定理”,右一句“金佛玉座定律”,临了临了,还会给你来上一套“只要我不死,我们继续做生意”这样颠扑不破的金科玉律。
离别的戏份,当翠平在车站看到余则成,由喜转悲。
她知道,此生一别,就是永远。
不必过度煽情,就像不必过度悲伤一样,千帆过尽水悠悠,又有何人能在江边,一遍又一遍地听着那汽笛声声呢?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erbi.cc 搞笑故事 蜀ICP备202100619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