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分数放榜后,江苏男孩刘振傲以总分685分的成绩,成为清华大学预录取生。
令人备受关注的是,刘振傲姐弟三人,两个清华,一个211。
是什么样的家庭,培养出如此优秀的三个小孩?
刘振傲的父亲在外务工、赚钱养家,母亲沈玉莲一人在家,抚育三个小孩。
沈玉莲风雨无阻,早上5点、晚上11点接送孩子,孩子说:“看到父母不怕苦,自己也不觉得辛苦”。父母勤劳善良的样子,是孩子心中的榜样。
而母亲却把这份荣誉还给孩子:“孩子学习都是靠自己,我只教他诚实做人。”
当访问父亲时,父亲说:“我们家能有今天,全是靠我老婆。我在外务工,家里大小事情都是老婆在处理。”父亲觉得是母亲成就了这个家。
一家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和流露出的赞善,都在诉说着,这是一个有爱的家庭。
常听说:“寒门难出贵子”,但这个家让我们看到:家里有爱,就不是寒门。
哈佛大学幸福课中指出:
与我们所爱的人,真正联系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幸福的根本就在于处理好人际关系。
把家庭经营好,就是在赚钱;拥有圆满、舒适的幸福家庭关系,就是最高级的炫富。
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准合适的位置,扮演正确的角色:
做好自己的“父母”,当好孩子的榜样,成为伴侣的挚友。
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其实都是人与自己的关系。
因此,很多人经营不好亲情,深层原因大多是因为在跟自己较劲。
与家人建立良好互动的第一步,就是要与自己的内心和解。
著名心理学著作《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中提到:
人人都有内在小孩,他是我们情绪上的自我,是感受和欲望的表达。
只有我们与内心的小孩建立起真正的情感链接,才能获悉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提高自身的价值,而我们内心的小孩也将找到他自己的家。
台湾才子金惟纯的一生,深刻地诠释了这一点。
金惟纯29岁成为台湾《中国时报》的主笔;35岁创办《商业周刊》并将其运营成台湾纸媒第一大刊,后又卖给李嘉诚。事业上可谓功成名就。
但是他自述一生叛逆,与母亲感情疏离;自己的婚姻家庭之路不顺,结婚三次离婚三次。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感觉灵魂深处回不了家。连自己建立的家也想逃。
在他的著作《人生只有一件事》中,拼凑出了他五十多年的“回家”路程:
因为是遗腹子,生活困苦,母亲对他非常严格,奉行棍棒教育;经常向他诉苦;还恐吓他若不好好读书,将来就是她这样的下场。
年轻时候,他理解不了母亲,总是想“摆脱”母亲。
后来年岁渐长,内心修炼了很长时间,金惟纯终于在内心回到过去,接纳了童年和母亲,说出了是母亲的严厉、诉苦、哪怕恐吓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他重新回忆起一个场景:年轻的母亲,从打工的纱厂坐了整夜的火车回来看他,背着他弯着腰刷牙,他趴在母亲的背上闻到花露水的味道,心中充满了爱的感觉。
也许母亲还是原来的母亲,但是金惟纯带领内心小孩回到过去,赋予母爱全新的涵义。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成为了“自己的母亲”。
这就正如弗洛姆说的: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既是自己母亲、又是自己父亲的高度。”
每个人的内在小孩多多少少都受过伤,我们不能对此置之不理。
成年后,学着给他足够的支持、关注和爱,正如他想拥有的父母的样子。
引领他长大,给予他温暖,允许他成为自己,允许我们成为自己。
只有内在小孩真正的“回家”了,我们才能在其他关系中自洽、圆满。
心理学家荣格说:
“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
也许,治愈就是我们能送给伴侣和孩子最好的礼物。
曾经的人气歌手陈美龄女士因为教育刷爆全网:三个“学霸”儿子全部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很多人想知道她的教育方法,听来听去最后发现,陈美龄女士自己就是家里的第一代“学霸”:
作为歌手出道,演绎事业并没有影响她的学业,一边唱歌一边上学;
歌唱事业如日中天时,赴加拿大多伦多学习社会儿童心理学;
婚后,她又带着老大、怀着老二远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教育博士。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万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孩子的优秀不是横空出世的,一切都有迹可循。
如果人生有起跑线,父母的表率就是孩子的起点。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开展了一项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长期跟踪研究。
调研样本涉及一千所学校里的共计两万多名儿童,调查内容是“究竟哪些因素与孩子的学业进步相关”。
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因素里,“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更重要。
现代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紧张,多多少少都离不开“鸡娃”两个字。
而实践证明,“鸡娃”,不如鸡激励自己,这才是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孩子最心甘情愿接受的育儿方式。
纪伯伦的诗歌说: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孩子有自己的渴望,而父母就是生命最初展露给他们的样本示范。
不用语言教唆孩子,用自己影响孩子,允许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这也许是比学区房更轻松的投资,也是家庭关系缓解的一剂良药。
文豪巴尔扎克曾写道:
“所谓爱情能够满足一切,只是对于情侣而言。至于夫妇,除了以苍穹为屋顶和以绿茵地毯之处,还需要更多的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可能包含很多,但其中的底色,一定是真挚的友情。
美国大法官金斯伯格和丈夫马丁,一起在哈佛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时,丈夫不幸罹患睾丸癌。
金斯伯格既要照顾年幼的女儿和重病的丈夫,还要完成自己的学业,同时还要操心如何让老公的学业不掉队。
那时她一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只在周末时补一个懒觉。但是她不离不弃,咬牙度过难关。
而丈夫马丁也一直陪伴、支撑她,做好“第一先生”的职责。
金斯伯格为女性争取权益时受到猛烈抨击,马丁做她的司机、厨师照顾生活,并用幽默化解她的严肃和尴尬,引导不善言辞的她在公众场合交际周旋。
马丁会在她疯狂加班的时候,唱起音乐剧《潘占斯的海盗》:“走啊,但你并不走。”
即使是人生中最后的时光,马丁癌症疼痛难忍,还在坚持给金斯伯格做饭,陪她讨论法律问题。
马丁曾认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帮助金斯伯格成就了她自己。
而金斯伯格也认为:“马丁一直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杨绛曾写到:
“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幸福婚姻的秘密》一书中研究了几千对伴侣,他们发现,那些能真正走到最后的、长期的、幸福的婚姻,两个人都是对方的好朋友。
生活中,多少夫妻,把关系过成了上下级、陌生人甚至是仇人,就是没有认真的去做对方的挚友,去守护共同的友谊。
成年人的友谊来之不易,当幸福来敲门时,守护、珍惜。
这些年,我们做过自己的上司,醉心于制定各种KPI,完不成就要苛责自己;
后来我们有了伴侣,希望当个主人,管东管西;孩子出生了,我们不自觉地做了上帝,指点江山。
其实,站在这样的位置上的我们,感受不到真正的链接与幸福。因为亲密关系中最好的状态不是管,而是放:
让自己做自己,允许孩子成为自己,支持伴侣成就自己。
别再让家成为一个精神内耗的场所,要让家成为一个滋养生活的所在。
愿往后余生,过往的遗憾随风而去,未到来的人生幸福圆满。
作者 | 千羽,读书不觉,春夜已深;四时佳兴,与你同行。
主编 | 阿医
排版 | 郑向北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erbi.cc 搞笑故事 蜀ICP备2021006193号-10